21岁女孩躺进“棺材”体验死亡 出来后失声痛哭

发布时间:2017-05-11 10:28:07

 

21岁女孩躺进“棺材”体验死亡 出来后失声痛哭

 

近日,市民参加石桥铺殡仪馆“生命之旅”开放日的“死亡体验”环节。 记者 熊明 摄

4月27日,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一副纸棺的盖子缓缓打开,“重见光明”的黄英失声痛哭。就在此前,21岁的她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光——在纸棺里待了10分钟。

这是石桥铺殡仪馆推出的“生命之旅”活动中的“死亡体验”项目,20多位志愿者以同样的方式体验了一次“死亡”历程。

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说:孤独的最终形式是和自己的死亡相遇。事实上,在这种相遇之前,除了殡仪馆外,医院、养老院等机构正在通过各种努力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死观,而越来越多的个体也开始重新看待生命的意义。

遗书遗嘱

注重生命的质量 与文化的延续

“我病危时不要抢救,尤其不要进ICU病房;我去世时要保持仪容整洁,不开追悼会、不收礼金;请把我的骨灰撒在花丛中。”

这是重庆白领张晓林无意间在一本杂志里翻到的母亲留下的遗书,看着熟悉的字迹,她眼前一片模糊。

张晓林的母亲王芳玲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前不久,她的母亲脑梗发作被送进医院,在回家找母亲的身份证时,张晓林在抽屉里发现了这封遗书。遗书写于去年8月,除了对后事的交代外,母亲还在遗书中向后辈们说到生命的意义:“我能活到现在很满足,我活着的时候对国家、对党、对家庭都有担当。虽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母亲只是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她能这样感悟生命,对我们的触动真是太大了!”张晓林说,如今,母亲已经离开人世,按照她的遗嘱,子女没有对其进行电击、切割喉管等创伤性治疗。“母亲走得很平静。她对生命的理解与对生活的热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像王芳玲这样的老人不止一个。

“孙医生,您工作忙时间紧,给您发条短信,祝您节日快乐,保重身体……”已经17年了,逢年过节,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孙晓川都要收到一条祝福短信。这些珍贵的短信源于一份老人的遗嘱。

1999年春节前,孙晓川收治了一位转移性脑瘤老年患者,将其抢救成功后悉心照料,但出院一年后老人因为各种并发症去世。离世前,老人把子女召集到床前立下口头遗嘱,其中一条便是把对孙医生的感激延续下去,无论多忙,每年过节都要给孙医生发去一条问候短信。

“近年来,不少人的生死观已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老人在遗嘱中,更注重生命的质量与文化的延续。”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邓平说,一些社会名人的行为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死观,比如周恩来总理生前就留下嘱咐:死后火化,不留骨灰;柳亚子也曾在遗嘱中要求“裸体火葬,一切迷信浪费,绝对禁止”。最近一份引起关注的公众人物遗嘱,就是作家琼瑶写给儿女的一封信,其中,病重时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等内容,也引发了人们关于生命意义的探讨。

缓和医疗

将死亡视为 生命的自然过程

除个体外,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也更加关照和重视人生命历程的最后时光。

在重庆市肿瘤医院档案室里有厚厚一摞“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里面记载着每位逝者的全程诊治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患者在临终前一段时间的生活状态,包含承受的痛苦、心理压力等,被记录者都是参与缓和医疗的重病患者。

缓和医疗与临终关怀相似,其核心思想是在死亡不可逆的情况下,利用药物镇痛、心理抚慰等综合方法,缓解病人的痛苦,让病人得以享受最后的时光。

“缓和医疗有个重要原则,就是将死亡视为生命的自然过程。”在这家医院从事缓和医疗已有27年的余慧青说,患者老吴离开的场景至今让她难以忘怀。

50岁的工程师老吴因患上骨肉瘤,右腿膝盖以下被截肢。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多月里,医生采用了控制的治疗方案,比如控制疼痛、控制病情加速等,更多的是从情感上加以关心。老吴离世那天很安详,余慧青和护士长一人握着他的一只手,直到最后一刻。

在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临终关怀楼里,无数老人也坦然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90后社工周灿告诉记者,来这里工作的一年里,她送走了近百位老人。在周灿看来,临终关怀不仅是医疗上的护理,更是情感上的交流。平日里,社工也常常与老人们一起追忆他们的美好往事。

“不管缓和医疗还是临终关怀,既可以被理解成在不可抗拒的死亡和有局限的医疗手段面前的‘示弱’,也可以被理解成对人本质深入思考后,文明和理性的结晶。”余慧青认为。

生命教育

死亡这堂课 我们还在学

“在这个阴云密布、空气中充盈着压抑与悲伤的日子里,我们不由泪流满面。因为敬爱的老师——张利群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重庆市江北中学高中语文老师张利群一直珍藏着学生们为自己写的悼文。这是在去年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周里,他为学生们布置的作业:为身强力壮的他写墓志铭。

张利群认为,为别人写墓志铭,也是一种自省的方式,“关于生命教育,我们提得太少,既然不方便为别人写墓志铭,就拿我‘开刀’吧。”

不仅是在学校,殡仪馆也展开了生命教育活动。从去年开始,石桥铺殡仪馆就启动了每年一次的“生命之旅”开放日,志愿者不仅可参观殡仪馆里化妆、火化等全部流程,还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回忆自己的一生,并躺进纸棺材里体验死亡。

如今,潜在的生命教育也已悄悄萌芽。重庆市冬青社工服务中心是全国少数几个涉及殡葬的社工组织。目前,中心人员已在渝北某小区里对孩子们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教小朋友观察小区里花草的枯萎。

“生命教育也叫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为论生。”邓平说,有资料显示,我市的节地生态葬5年增长20%,而鲜花祭祀、诗歌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也渐渐兴起,从这些都能看出人们死亡观念的变化。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蔡敏认为,生命教育的开展仅靠殡仪馆、学校等力量远远不够,应利用网络、讲座、活动等更广泛地向社会进行普及。

“生命教育包括死亡的本质及意义,它的目的是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与正能量。”蔡敏说,“死亡这堂课,我们还在学。”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官方微博

影像重庆

Image Chongqing

播动山城

Sowing dynamic mountain

关于我们

©2019 重庆时间

重庆掌闻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渝ICP备14009364号-6

渝ICP备14009364号-7

渝ICP备14009364号-8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069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1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229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

(渝)字第00477号

12377

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