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居然少一撇 绝大多数重庆人不知道真相!

发布时间:2017-03-18 19:02:39

要说重庆地标

解放碑当仁不让

但!是!

这问题就出在“碑”

↓↓

652f10daly1fdmegqli7pj20ku112qb5

最近,一名细心的网友在微博上提问:

重庆解放碑步行街,

人民解放纪念碑的“碑”字怎么少了一撇?

写错了?被腐蚀了?求解答!

仔细看,真如此↓↓↓

360截图20170318102010890

bei 碑

没错,的确少了一撇↓↓

360截图20170318102037375

 这写法别有讲究?

查询各类字典均未发现“碑”字有少一撇的写法。

是不是时间久长,风雨腐蚀所致?

但不应就这一处受损啊?!

未必是题字人刘伯承元帅写了错别字?

天,一不小心搞了个大新闻啊?!

timg (2)

带着好奇,

记者采访了三峡博物馆研究员,周寿林。

专家这样解释: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唐宋年间,许多书法家为追求结构对称的美感,写字时有意多写一笔或少写一笔都属正常,这是一种颇具唐宋遗风的书法习惯。比如,在唐代书法大家柳公权的字帖中,“”字就没有一撇↓↓↓

QQ截图20170318105334

在另一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题写的

《多宝塔碑》碑文中,

“碑”字也是没有一撇的↓↓↓

51707146_1

专家判断,刘伯承元帅早年极可能练习过柳、颜体书法,故在题字时沿用这一书写习惯。

无独有偶

西安碑林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p5516028

此处的“碑”字同样少一撇↓↓

 

1352797814932

据记载,“碑林”二字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林则徐被革职发往新疆伊犁时途经西安所题。但少为人知的是,林则徐其实也是一位功力极其深厚的书法家,其楷书以欧、颜为基本路数,自成一格。这样一来,题字时沿用颜体习惯,少写一撇其实不无道理。

民间另有传说,这是林则徐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心情愤懑故意少写一撇。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广为流布,“碑林”的“碑”字也赫然列入了中国古迹景区内的“著名错字”。

看到这,

解放“碑”为何少一撇,你懂了吗?

360截图20170318110952143

问题又来了,

为何我们学习的“碑”字又有这一撇呢?

专家解释:

宋代后 社会不断变迁发展

人们审美习惯也逐渐发生改变

书法家转而认为“碑”字有一撇后更为美观

故在书写中添上那一撇

沿用至今......

u=4293477929,1008040888&fm=23&gp=0



生活贴士

LIFE TIPS

关于我们

About us

重庆时间(CQTITLE.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14009364号-6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04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渝)字第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