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滨江路长啥样?特色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给你答案

发布时间:2016-12-13 01:28:10


 

12日,重庆市规划局发布消息,《重庆市特色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下称《导则》)将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导则》对山体、滨水或街巷等特色公共空间进行了技术规范和引导,其中,提出滨江路宜强化自然生态、娱乐休闲功能,弱化车行交通功能。
 

滨水空间:强化滨江路自然生态、娱乐休闲功能

《导则》指出,滨水建(构)筑物空间规划设计主要包括滨水建筑规划设计和滨江路规划设计两方面。其中,滨水建筑应充分考虑视线通廊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等功能,采用高低错落、体量适度、骑楼或架空的设计手法,提高滨水建筑的亲水性。

而在滨江路方面,《导则》提出了宜强化自然生态、娱乐休闲功能,弱化车行交通功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桥下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加强滨江路滨水空间和滨水建(构)筑物之间的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联系。
 

山体空间:废弃建成区或工矿区可改造为遗址游憩公园

据介绍,背景山体空间一般是指与城市(镇)建成区接壤或具有景观视线联系的自然山体空间。对此,《导则》提出背景山体不应开山采石、乱砍乱伐和规划实施集中连片的开发建设。

同时,对破损的山体区域,应进行生态修复;仍在使用的建成区宜逐步改善和强化组团式空间格局;组团内部宜增加地面透水区域和建筑绿化。


 

对于已废弃的建成区或工矿区,《导则》提出了应进行生态修复,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改造为遗址游憩公园。

此外,对于城中山体空间,《导则》指出可在保留城中山体原始地形、植被结构和景观生态格局的基础上,依山就势建设公园绿地、山城步道及停车设施,提高城中山体的公共活动功能和交通可达性。
 

梯巷空间:高差变化区域应设置无障碍坡道

山城的大街小巷颇具特点。对于梯巷空间,《导则》提出了应顺应地形条件,形成与等高线平行、斜交、垂直等空间形态。新建或改建梯巷空间宜依山就势、随意赋形,设置休憩场所,不宜形成单调呆板,与地形契合程度低的步行梯道。

同时,《导则》也提出了梯巷空间的高差变化区域应设置无障碍坡道。梯巷道路应在紧急情况下满足人群疏散的要求,宽度宜大于或者等于3米。

此外,为了提升街道步行区域的安全感和开放性,《导则》提出了不宜种植密集植株,不应设置遮挡视线的构筑物或高斜坡绿化带。  



生活贴士

LIFE TIPS

关于我们

About us

重庆时间(CQTITLE.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14009364号-6

网站公安机关备案号: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04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渝)字第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