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海教育承办未来教育家论坛 智通云亮相

发布时间:2017-12-15 17:01:47



       最近,国内一家人工智能教育机构做了个有趣的实验——

       78名初中生,3名资深教师,1个智能机器人,进行了一场“人机大战”比赛。四天里,机器人与教师分别对两组学生的初中数学做针对性和集中性教学辅导。3位授课老师平均教龄17年,都是特级名师,获奖无数。然而,人机大战的结果却是:在最核心的平均提分上,机器人以36.13分完胜教师的26.18分。

       这个试验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未来人工智能真的会取代教师吗?与此相应还有个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让人吃惊?

       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究竟该在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日前,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参考》主办、浙江学海教育承办的杭州首届未来教育家论坛上,来自浙江各地的500多位中学校长及教师共同分享各自观点。

       核心素养的培养 机器人还做不到

       杭二中校长尚可认为,虽然这场比赛机器人赢了,但这只能说明在机器人帮助下,学生的考试能力增强了。“机器人的大数据,能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更清楚其漏洞所在,使补习更到位。然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机器人还办不到。”他觉得,未来教师不是“消失”,而是提出了新要求,比如,用互联网教学系统等数字化工具,改变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分享了一个数据: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现在居全国第一位,“智慧教育”已是浙江中小学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不仅推动了课程实施与提升,改变教育供给方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而且提高了学习者认知水平,增强学生内生动力,推动教育精准管理。为适应新高考改革,给高中生提供更多选择,浙江省还借助互联网推出1500多门选修课程,上线了2万多个微课资源,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供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导向、以选择为趋势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施建国总结说,实现差异化教学,促进每个孩子扬长避短是技术支撑教育变革的根本归属。

      从手机管理看教育如何适应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支持学生个性化与自主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度,还让学生成为创造者,不断共享经验,而载体就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但目前很多学校把手机视为洪水猛兽。论坛上,有校长提出,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这肯定不符合规律,仅靠学校向学生开放的计算机终端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有校长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手机的副作用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好处。”

       杭州一位重高校长说,今天的学生使用数字化设备有与生俱来的本领,他们是在数字设备的环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习渠道十分丰富,屏幕化、社交化、个性化,不仅突破了学习的时空,师生关系、管理模式及教学方式都在发生改变。

       在这方面,杭州高级中学的做法很值得参考。学校先向学生公布手机使用的时间和场所等规定,如果学生能遵守,就可以和家长向学校申请带手机进校园,学校会给学生发一个准入证,之后再由老师逐步引导学生文明使用手机。

       其实不光是手机进校园,教师使用录播、直播及线上线下辅导答疑工具等,如何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如何对他们的个人信息做好保密?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基于次,在本次论坛上,同时启动了“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该计划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参考》编辑部联合浙江学海教育共同发起,三方将成立一个未来教育家成长研究中心,加大对未来教师创新性教学的技术及科研指导。


官方微博

影像重庆

Image Chongqing

播动山城

Sowing dynamic mountain

关于我们

©2019 重庆时间

重庆掌闻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渝ICP备14009364号-6

渝ICP备14009364号-7

渝ICP备14009364号-8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069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1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229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

(渝)字第00477号

12377

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