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不慎掉进40米深坑 警民摸黑救出他

发布时间:2016-12-04 09:55:08

消防官兵架设好滑轮等救援工具

洞口杂草灌木丛生 很具迷惑性

被困人员被消防官兵救出天坑 

2日下午,巫溪县通城乡云台村2组一村民在砍柴时,不慎跌落至40米深的天坑。家人见其久久不回家,外出寻找发现异样后,赶快拨打119求助。消防员利用滑轮和安全绳等将他成功救出,好在除了一些皮外伤,他并无大碍,可谓是奇迹生还。

接警:村民被困天坑

巫溪县消防大队战士宋林汶,3日,向记者回忆了整个救援过程的惊心动魄。

2日下午5:25,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称在通城乡云台村2组周家湾,有村民坠入到了天坑内,情况不明,亟待营救。紧接着,两辆抢险救援车风驰电掣,载着10名官兵前往现场,由副大队长陈宇亲自带队。

山路崎岖,坡陡弯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原本1个半小时的行程,仅用了50多分钟时间,两辆救援车辆便驶达至现场。

现场围聚着不少村民,可他们并不清楚坑底的具体情况,下面受困人员也没有发出声响。

熟悉情况的村民告诉消防官兵,被困村民名叫李在金,今年已71岁。当天下午,他在砍柴时不慎坠落到了天坑内。

坑口地势险峻,呈上宽下小状,四周杂草灌木丛生。消防官兵通过抛物探测,发现坑深约40米。天色已晚,根据现场情况,消防官兵迅速研究营救方案。

救援:警民齐使力

带队的副大队长陈宇当即决定:利用天坑洞口后方一棵大树作为支点,将一名救援人员放入深坑探明情况,并查看被困人员伤势,然后再实施救援。一同前往的排长范博文主动请缨。

在佩戴好防护装备后,范博文携带照明灯具、手持对讲机,顺着安全绳滑向天坑底部。

10米、20米、40米……随着安全绳一点一点的下放,范博文终于抵达了坑底。利用照明灯,他发现了蜷缩着的被困村民。尽管该村民头部、四肢等有擦伤,但好在都不严重,意识清醒没有大碍。

范博文通过对讲机将信息反馈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天色黑尽,薄雾开始弥漫开来,因事发地海拔较高,气温也开始急剧下降。在了解到被困村民的伤势情况后,陈宇立即着手研究救援方案:采取深井救援的方法,利用滑轮进行救援。

一切准备妥当后,坑口其他消防官兵向上拉动保险绳,李在金的亲友和围观村民也纷纷加入到救援队伍中来。同时,一名救援消防官兵负责在坑口进行接应。

“一、二、三,拉!”,随着口号声此起彼伏,晚上7:30许,被困村民成功离开天坑,回到安全地带,并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往医院接受检查。整个救援过程,历时1个多小时。

据介绍,被困村民坠落40米天坑,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主要是坑壁灌木形成了缓冲作用。没有手机、被吓傻的他,也没有呼救,好在家人见他久久不见回家,外出寻找时发现滑落痕迹,随即便拨打了119报警电话。

提醒

野外活动要防坠落

据悉,位于渝东北边陲的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面,境内天坑较为常见。与此同时,时有人畜跌入天坑的事故发生。

记者从巫溪县消防大队获悉,今年以来,辖区发生了多起村民跌落天坑的事故。2月6日,峰灵镇枣园村3组,一村民坠落70多米深的天坑不幸遇难;3月18日,胜利乡胜利村,一袁姓村民在竹林砍竹子期间,不慎坠落天坑受重伤。

 在此,消防部门特别提醒广大村民,在山间野外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枝繁叶茂、山高林密、复杂地形时特别要防止坠落天坑。同时,条件成熟时,应在天坑周边设置护栏和警示标志,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重庆时报整理)


官方微博

影像重庆

Image Chongqing

播动山城

Sowing dynamic mountain

关于我们

©2019 重庆时间

重庆掌闻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渝ICP备14009364号-6

渝ICP备14009364号-7

渝ICP备14009364号-8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069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1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229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

(渝)字第00477号

12377

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