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垫江到​重庆​将用不了一小时,这在古代可是天方夜谭

发布时间:2016-11-22 10:16:19

垫江地处古蜀国之东,丘陵起伏,绵延不绝,南至长寿,北至梁山(梁平)、万县,是长江流域自南到北必经之陆路。

自古有“川东锁钥”之称,《四川通志》载曰:“上接巴渝之雄,下揽夔巫之胜”。

如今,随着渝万高铁通车,垫江即将迎来高铁时代,那么,在古代,从垫江又是怎么去渝万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特地查阅县志并走访古道,为读者尽量还原,在古代,从垫江到渝万的历史画面。

垫江连接渝万的“阳关大道”

“垫江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正好在连接渝万的中间部位,在冷兵器时代是十分重要的军事要地。”原县档案局方志科科长、地方文史专家蒋德明告诉记者,“因此垫江素有‘川东锁钥’之称。”

随后,蒋德明给记者展示了清光绪版《垫江县志》上的县治图,他告诉记者:“古时候,我们垫江人如果上重庆,或者下万州,基本上都是走夔巴古道。”

据介绍,夔巴古道形成时间比较早,是垫江境内最早的一条古道,大约在巴人入川建立巴国时就已经形成。夔巴古道就是连接夔门至重庆的一条官道,是古时候渝万间陆路的“阳关大道”。蒋德明说:“这条路的路线,基本上就是沿着渝巫路的路线。”

“目前在垫江境内县城北至峡口至新民还保存有部分古道遗迹。”蒋德明说,梁平境内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梁万古道,就是夔巴古道的一段。

新中国成立前,垫江县陆路运输相对落后,城乡生活用品、农副产品和少数旅客运输,都是以扁担、驮牛、驮马、轿子、滑竿为运输工具。

“解放前扁担算是运送货物的一个主要交通工具。”今年已经83岁的刘明成告诉记者,以扁担搞社会运输的人,主要从县城和场镇担大米南至长寿,东南至涪陵县珍溪,运回盐巴和生活日用品。

从县担运农副土特产品,如猪肉、鱼、禽蛋等至重庆,运回日用工业品;从县担运土特产品,如灯草、篾席等至万县、湖北等地,运回棉花和小百杂货。清朝和民国初年上缴税银至省,全靠扁担运输。

滑竿和轿子还有马车主要是客运交通工具。”今年85岁高龄的庄世珍老人告诉记者,“但是这也是少数有钱人才坐得起,一般人家上重庆下万州多数都是靠步行。”

庄婆婆介绍,滑竿是两根长约丈许,粗约两寸的斑竹作抬竿,中间绑一竹制坐椅或睡椅,坐椅周围装饰着各式遮布,前后两人肩抬的客运工具。滑竿有私人专用的,也有作运输工具抬人挣力钱的,前者装饰华丽,后者大方适用。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豪绅官贵和有钱人家的小姐、太太。

上重庆、下万州

解放前走路上重庆、下万州一般都要两三天时间。”今年82岁高龄的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封传厚告诉记者,一般人家都是靠走路,路上要歇两晚。即便是坐马车到长寿,然后再坐船到重庆,最快也要一天半以上。

眼看着就要开通的渝万高铁,回想起以前的交通,封传厚很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要在以前,40分钟就到重庆、万州,想都不敢想。”

“我们现在赶上了好时代,不仅高速公路修通了,高铁也要开通了。”封传厚告诉记者,他坚信在党的好政策下,人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的。

     (重庆时报整理) 


官方微博

影像重庆

Image Chongqing

播动山城

Sowing dynamic mountain

关于我们

©2019 重庆时间

重庆掌闻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渝ICP备14009364号-6

渝ICP备14009364号-7

渝ICP备14009364号-8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069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1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229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

(渝)字第00477号

12377

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