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重庆一中学生交流 苏童感叹高考作文是为难孩子
发布时间:2016-11-12 17:05:47上了高中学业重但并没有影响同学们对文学的喜爱,11月11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办的作家“大师课堂”大型文学进校园活动在重庆一中举行。活动现场,6名一中学生对话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大红灯笼高高挂》原著作者、北师大特聘教授苏童,与他进行了文学方面的交流。同学们把自己困惑的问题一股脑地提出来,苏童也十分耐心地一一为大家讲解。
“应该是先读还是先写?”
活动现场,苏童首先分享了自己第一次“读”与第一次“写”的故事,他说这些都发生在自己的中学阶段,鼓励同学们多读多写。
那么读和写应该是怎样的顺序呢?很多同学都感到困惑,一位学生就提出“应该先读还是先写”,苏童明确告诉同学们,应该先读后写,“有一些喜欢吹牛的人标榜自己是天才,我知道有一些同学说我回家从来不做作业、从来不读书,但他是学霸,怎么可能?同样的,比如有的作家号称从来不读别人的东西,我就自己写,言下之意他是天才,这也是谎话。”在苏童看来,读好了才能写好,读通了才能写通,“小说也好、诗歌散文也好,甚至戏剧也好,不是一个你会写字就能把它写好的东西,文学长久的来看一方面这个记忆,这个记忆跟所有艺术门类一样,叫做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个前提也就是你要做足长久的文学准备。”
“高考作文和文学创作有多大差距?”
上了高一,同学们都面临着高考,一些喜欢文学创作的同学发现高考作文和文学完全是两个方向,小说写的好不一定适合高考作文,对于这个问题,苏童认为应该把二者分开: “我自己觉得应付考试与文学修为的操练其实可以分得开一点,当然我相信如果一个同学很热爱写作的,平时特别喜欢写作的人,他在高考或者在作文的时候一定是高分,因为熟嘛,就像一个唱歌的人你天天练嗓子,拿来一首新歌,你天天唱当然比别人好一点,这是一个问题。”不过苏童透露如果让自己去写高考作文也拿不了高分,“高考的作文我永远觉得是在为难孩子,有的我在琢磨,我觉得A的方向可以,B的方向也可以,C的方向也可以,但是怎么更好我都不清楚,等于说是给你布一个天罗地网,又给你疑云重重,基本是这样一个感觉。但是我又不说让同学们随便写,你说你爱写什么就写什么,那也不是考试,所以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天问该怎么办,因为我自己如果尝试要写作一篇高考作文,我估计最多也就得了50、60分(按满分100分算)。虽然可能写的很精彩,但是跑题了。”
“每天规定读书的任务性阅读靠谱吗?”
互联网时代,读书似乎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有同学们感觉自己平时写文章的时候下笔非常困难,肚子里没东西,显然就是读书太少,于是给自己规定读书时间。在苏童看来,如果能在高中阶段多读书自然是好事,“如果同学有足够的精力和智力应付现在的学业,但同时又能保持每天读几十页书,那已经太牛了,它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个时间的记忆力最好,就说关于唐诗宋词的背诵,你现在背下来一辈子都不会忘,我现在要背一首诗,30分钟记得,35分钟以后我就不记得了。”苏童表示,读写永远是扣在一起的,读多了一定对写有帮助,“写得多了你再回头去充电又对你读什么东西提出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使自己更加精美,通常是这样一个过程。”
“中学生如何合理选择阅读范围?
在分享的过程中,苏童提到自己小时候读书也会遇到一些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好的“禁书”,比如一些言情小说,而这个问题每个时代的中学生似乎都会碰到,还有一些同学在读书上有偏见,认为外国文学一定比中国文学厉害,在交流会上,就有同学提问该如何选择阅读范围。苏童笑着说:“我一直蛮为难的,就是对待中学生的阅读,我也为人父母。”事实上,苏童并不主张一个中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阅读上,“如果我未来有一个文学梦,别的我都不管我就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大量的吸收补充而忽略别人,知识体系是很难说清楚的。”而在范围的选择上,苏童指出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差异论是非常狭隘的,“文学本身就是一个打开的世界。脑子里不要有我应该读外国文学、我应该读中国文学,哪个优秀、哪个经典,在你有限的时间里至少接触一部。所以我认为同学们的暑假和寒假,因为我觉得你们时间不多,所以要读点有价值的,恰好因为时间不多。当然你们在考试的前夕,那就读点笑话都可以,放松一下。”
配稿
重庆一中成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重庆市唯一种子学校
据了解,此次文学进校园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办,该中心由莫言出任主任。该中心推出的校园写作计划,将从全国挑选“有极大社会影响力、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推广普及文学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点中学”作为合作学校和种子学校,共建文学教育示范学校,营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撒播文学种子,点燃文学梦想,发现文学新人。
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开展了认真的前期调研,认为重庆一中的文学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学写作卓有成效,最终确定将重庆一中作为该中心校园写作计划的重庆市合作学校、种子学校。重庆一中也成为了该中心在西部地区的第一所合作学校,成为重庆市唯一的种子学校。在未来的合作中,国际写作中心将与重庆一中一起开展文学大师讲堂、阅读培养、校园写作夏令营、文学大赛及文学论坛等活动。
此外,12日下午,苏童、欧阳江河、张清华(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春泉(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等作家、教授、学者还将与重庆一中、重庆沙坪坝区第一学区共同体学校、重庆一中帮扶学校和其他兄弟学校的近千名教师就“如何构建理想和有效的文学教育”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讨文学教育的命题。
重庆时报记者 薛姣 摄影作者 周鹊虹